2026
七月
17
【主日福音分享】|常年期第十六主日(甲年)
主日福音分享
常年期第十六主日(甲年)
主日讲道:“让我们在希望中成长,与天主一同等待”
亲爱的主内兄弟姊妹,主日平安:
今天耶稣继续透过比喻来讲解“天国的奥秘”。在上一主日,祂讲了撒种的比喻,鼓励我们成为“好地”,愿意接受和活出圣言。而今天,祂更进一步告诉我们:即使在我们愿意成长时,邪恶也仍潜伏在我们中间,但我们必须带着希望与耐心,等候天主的收割与审判。
让我们分三部分来默想今天的三则比喻。
一、莠子的比喻:在善与恶并存的世界中活出信仰
比喻的中心意义:
耶稣用一个真实的农业现象来比喻天国:一个人撒了好种,敌人却趁夜撒下莠子(即杂草),直到庄稼与莠子一同长起来。
耶稣自己解释了这比喻:
撒种者是人子(耶稣);
田是世界;
好种是天国的子民;
莠子是邪恶的子民;
仇人是魔鬼;
收割是世界的终结;
收割者是天使。
这比喻让我们深刻明白一个现实:在现世中,善与恶并存,甚至常常交织在一起,彼此难以分辨。
教会教理的亮光:
《天主教教理》说(CCC 827):
“教会虽然是圣的,却也由罪人组成。”
我们每个人的心中,也有麦子和莠子;我们努力行善,但也受诱惑,软弱跌倒;教会中也有圣人与罪人并存。
自然界启示:
在大自然中也常看到相似的现象:杂草往往与庄稼一起生长,有时它们看起来极为相似,不容易分辨,比如“莠子”长得像麦子。只有在结果时才现出本质。
反思:
我们是否因看到教会中或社会中的“莠子”(虚伪、不义)而灰心?
我们是否急于“拔除”他人,却不先清除自己内心的邪恶?
天主并不是不理会邪恶,而是以无限耐心,等待悔改的时机。
圣人故事:圣奥斯定的悔改
圣奥斯定年轻时放荡不羁,甚至反对基督信仰。他就是那“莠子中的莠子”。但天主没有拔除他,反而通过他母亲圣莫妮加的眼泪和祈祷,使他回心转意,成为教会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父之一。
教会并不是一个圣人的俱乐部,而是一个给罪人悔改的医院。
二、芥菜种的比喻:小事中有天国的大能
耶稣说:“天国好像一粒芥菜子”,虽小却能长成大树,鸟儿可以栖息其上。
灵修寓意:
天主的国不是以权势、政治、声望开始,而是像芥菜种一样,以卑微开始,却有惊人的生命力。
耶稣在伯利恒贫苦中诞生;宗徒只是渔夫、税吏等平凡人;而教会起初只是个小团体,最终却传遍万国。
自然界启发:
在北非的干旱地区,芥菜子在岩石缝中也能扎根,长出茂盛的小树。天国的生命,也能在我们灵魂最干枯的角落发芽。
我们的生活中:
一次真诚的祈祷;
一句安慰的话;
一次宽恕;
一个孩子在弥撒中学会画十字圣号……
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种子,却可能开启一个家庭的信仰传承。
圣女小德兰说:
“我所能做的,就是在小事上以大爱去行。”
三、酵母的比喻:隐密地改变世界
耶稣又说:“天国好像酵母,和在三斗面中,使整团面发起来。”
意义:
酵母是看不见的力量,却能从内在改变整团面,使之蓬松、香甜。
同样,基督徒虽在社会中可能是少数,但只要忠实活出信仰,就能润化整个环境。
《圣经》中也有“少数的义人改变众人命运”的例子:
亚巴郎为索多玛求情,只要找到十个义人,天主就愿意宽恕整个城市(创18章)。
我们的家庭、公司、社群中:
你一个人的信德、喜乐、忍耐、诚实,可能悄悄感染身边的人。
圣人榜样:圣若望·鲍思高
圣若望·鲍思高在工业时代的都灵,看到了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贫困青年。他像酵母一样,不声不响地带动教育改革、建立避难所、创立慈幼会——在社会最贫瘠的角落带出希望的复兴。
四、结语:我们被召成为“麦子”、“种子”、“酵母”
亲爱的兄弟姐妹:
我们不能改变整个世界,却可以选择成为天主在世界中的种子。
我们可以:
忍耐等待他人的悔改,不急于审判;
在卑微中播下爱德、服务与真理的种子;
在家庭、工作、社会中,像酵母一样悄悄带出改变。
正如今天福音最后说的:
“那时义人要在他们父的国里,像太阳一样发光。”
愿我们都成为天主田地里真实的麦子、天国中发芽的种子,以及使世界发酵的信德酵母。
阿们。
——小天使神父
